我永遠不會忘記祇園祭宵山的夜晚。
終年車水馬龍的四条通不見車輛行跡,把舞台留給了行人與露店。
只見盛酒水的、刨刨冰的、烤燒烤的、撈金魚的、賣紀念品的,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招呼人客;花枝招展的男女老少漫步其中,時而歡言笑語、時而放歌任舞,將古都街道妝點得生意盎然。
參加前祭巡行的二十三部山與鉾不約而同掛上了珠簾般的駒型提燈;沐浴在橘黃燈光下的浴衣樂隊吹笛打鼓,在山鉾附近演奏著周而復始的祇園囃子。初次在日本體驗到如此熱鬧的我,也不禁隨著那『咚咚鏘、咚鏘鏘』的旋律打上節拍,手舞足蹈了起來。
同行的書僮哥站在我身後,一手酒瓶一手涼扇,一邊喝著清酒一邊用高八度的嗓音對著我大喊:
『這就是京都人集體發瘋的晚上啊!』
這人喝茫的時候經常語無倫次,但這回,我實在不能同意他更多。